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和推进党史学习,培养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12月28日至31日,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东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18人赴广西全州湘江战役革命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修。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为突破国民党重兵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而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进行的一场血战,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战,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在血与火中杀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为继续长征保留了一支能征善战、立场坚定的骨干力量,为中国革命留下了星火燎原的宝贵火种。
吴东副校长整理花篮缎带
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研修期间,教师们到湘江战役三大阻击实地学习。在桂北大地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英魂中,深刻体会到了数万红军将士以生命赴使命,用信仰铸就起一座座不朽精神丰碑。
界首渡口旧址
界首渡口旧址位于广西兴安县界首镇,是中央红军过湘江时最重要的渡河点,另有部队分别从全州县凤凰嘴渡口、坪山渡口、大屏渡口等渡河点渡过湘江。为保证渡口的安全,红军将士与敌人展开了悲壮、惨烈的血战,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光华铺阻击战旧址
在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挡住了桂军4个团的进攻,以牺牲近1000人的代价,完成了保护界首渡口安全、阻击桂军北上会合湘军封锁湘江的艰巨任务。
新圩战役纪念馆
在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及红十八团以巨大的代价,确保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安全。该团1000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此次研修班通过参加理论学习和研讨、重走长征路,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及三大阻击战旧址,聆听实践基地教师的讲授,切身体会到了湘江战役的惨烈与悲壮,感受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豪气与英雄概,真正理解了“长征是理想信念的胜利”。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深化了对学习党史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自觉性。学习中,很多教师多次流下激动的泪水。在学习座谈和交流环节,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理想信仰的洗礼、是理想信念的教育。要把学习成果真正融入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
麦飞燕老师在座谈交流环节发言
李玉娟老师在座谈交流环节发言
吴东副校长在座谈会上讲话
吴东副校长在座谈交流中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深化研学成果,做到“三个深刻领悟”,即深刻领悟共产主义信仰;深刻领悟长征精神;深刻领悟乡村振兴与党的二十大精神。
毛竹山村村口题词
在研修期间,我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广西乡村振兴示范点毛竹山村。毛竹山村是一个仅有46户156人的小山村,因毛竹而得名,因葡萄而闻名。村里流传着一首民谣:“毛竹山,葡萄村,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郎。”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当地葡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如今的毛竹山村通过发展葡萄特色产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被认定为广西提子葡萄种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获得广西文明卫生村、绿色村屯等称号,成为广西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代表。
在为期四天的实践研修中,大家聆听红色故事,感受信仰的力量,体验绿色发展,感受乡村振兴速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教师们表示要把此次实践研修的学习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