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院特聘教授方绪银应邀参加第三届“实学·气学·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6-07浏览次数:10


61-2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江西中医药大学主办,晋城市卧龙湾康养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实学研究会研学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协办的第三届“实学·气学·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中医康养文旅交流会在山西高平召开,来自中国各地以及日本、德国、墨西哥、以色列、意大利等国百余名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指出,实学、气学、心学都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学术概念、思想精髓,其中蕴含了各种修身做人、治国理政、全球治理的大智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民众喜爱上中华文化。其中,中医药文化成为目前中外交流互动、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深入挖掘这些具有“实证实修”的特色文化,结合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完美身心健康的需要,推动实学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化。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章文春指出,中华“实学-气学-心学致力于对人的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体悟,以中医气学为物质基础、心学的实修实证为基本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潜力特别是提升智能水平;新质生产力将被赋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从而促使人类从生命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文化向更高级阶段跃迁。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隶月指出,用“实学”作为“清代学术的历史定位”是合适的。站在今人角度去定位“清代学术”,那就存在着一个对历史语义的再理解、再建构问题。“实学”上承中国学术思想史的总结,下接近代新学(西学)的融入,是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的基础和中介。



        会议收到78篇论文。中华中医药学会荣誉副会长、学术顾问温长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刘国民,安徽大学教授王国良、解光宇,郑州大学教授刘长城、戴庞海,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建永,山东大学教授吴文新,浙江大学教授孔令宏,清华大学研究员刘随记,《中国中医药报》总编王淑军,安徽医科大学教授李光武,中央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卢勇,北京市体育局前总教练李俊峰,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助理朱松涛等专家以及部分年轻学者,中医界、企业家代表参会并作发言。



        我校马院特聘教授方绪银应邀参加研讨会并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自己对儒家“人性本善”和“人禽之别”的现代阐释。他指出:在现代科学理性视野下,儒家“人性本善”和“人禽之别”理念是否仍然成立,关系到传统心学能否实现当代化、如何实现当代化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



他认为,进化论及其衍生的进化伦理学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道德本能是动物在其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遗传禀赋,从而确证了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必然是“先天”具有“善端”的。这一经验科学研究结论,对西方人而言是从根本上颠覆了“上帝造人”并赋予其善性的观念;而对中国人而言,则是为其数千年来固有的“人性本善”信念“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从而大大彰显了这一传统信念所蕴含的永不过时的科学理性精神。也就是说,在现代科学理性视野下,这个理念是否仍然成立的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只是尚未进入学术界的主流话语体系而已。

       至于人的“善端”与动物的“善端”是否具有本质区别,或者说儒家的“严人禽之辨”的理念在现代视野下是否仍然成立,方绪银教授依据毛主席在一封关于人性善恶等问题的信件上所写的66处批示,以“第二个结合”的方法对儒家的“人禽之别”理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现代性重构”。这些观点受到王国良等与会专家的关注和好评。